央廣網北京9月29日消息(記者張棉棉)據中國之聲《新聞晚高峰》報道,今天,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舉辦了“網站可信認證平臺”產品發佈會暨國防類網站認證合作 啟動儀式。當互聯網使用越來越頻繁、網絡安全越加重要。防範虛假網站、釣魚網站,新平臺將發揮哪些作用?
  360安全技術人員:騙子就利用這種所謂饑餓營銷的方式,它做一個假網站,比如說,開放半個小時,讓這個網站能夠出現在搜索引擎的第一位或者是前三位的明顯位置,等大家一搜到那個網站,輸入之前預約的密碼,發現可以用,其實這些釣魚網站,輸入任何都可以用,但用戶不知道,一看都輸進去了,就以為是真的,很輕鬆就覺得搶到了,趕快付款......
  像這位360安全技術人員剛剛介紹的這種網絡購物騙局,相信很多聽眾朋友都似曾相識,或許很多人還曾經犯過類似的糊塗。隨著我們的互聯網一天天與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緊密,騙子們也抓緊時機開始實施自己的詐騙大計。
  安全技術工作人員:包括像投資理財、兼職、彩票、交友,尤其是虛假購物是最多的。
  詐騙網站通過仿冒正規網站設下釣魚騙局,網站頁面製作精良,普通網民僅從外表難以辨別真偽。去年全年,360互聯網安全中心共截獲新增釣魚網站220.1萬個,較2012年的87.3萬個增長了152.1%,平均每天截獲新增釣魚網站約6030個。近一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“旅館信息泄露門”也是其中典型事件,當時就是因為網站被掛了木馬病毒,最終導致用戶信息遭到大規模泄露。
  不僅用戶對於虛假網站以及網站發佈的虛假、非法內容頭疼,企業同樣也有為難處。
 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(CNNIC)網·信產品負責人呂洪澤:用戶會擔心我在網上輸入的信息是否安全、是否泄露,企業也擔心我的網站在傳輸過程中是否可靠,是否穩定,是否用戶能直達我的網站,我傳輸給用戶的信息有沒有泄露。
  截至今年六月,我國域名總數1915萬個,網站總數273萬個,網民達到6.32億,中國互聯網普及率已經達到46%。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負責人李曉東看來,我國目前嚴重的不信任已成為互聯網治理的關鍵問題之一,任何用戶上網必須先用域名,域名本身不安全,就談不上對任何人可信,所以,一個能追溯源頭的互聯網亟待形成:
  李曉東:實現對網站的身份信息追溯和運行監測,從根本上防止網站篡改,並對網站進行漏洞修複和後門清理排查,力爭為廣大政府、企事業單位、軍工部門等信息敏感機構打造一個安全、可信的網絡環境。
  “網·信”產品應運而生,呂洪澤介紹,網·信認證其實就是通過身份認證、網站安全掃描、DNS安全掃描三個方面,對網站安全進行全方面“體檢”。網站通過申請認證、CNNIC審核發放數字證書、在服務器部署標識四個步驟後,就完成了網信認證,這樣用戶就可以查看網站的認證信息,企業也有了信用保障。
  據瞭解,這個解析監測系統支持所有通用頂級域,包括.com、.net,以及國家和地區頂級域,就是.cn、.中國,以及國際最新批准的1300多個新通用頂級域。
  呂洪澤:對所有這三類頂級域的檢測,我們的檢測是基於我們遍佈全球以及國內33個主要省份的46個監測結點。我們的整個檢測網絡平臺覆蓋到國內外所有的運營商,這麼一個安全或者一個全面的解析平臺,可以確保我們被解析的檢測是最全面而且也是最完善的服務,我們提供一百個分析的指標。  (原標題:“網站可信認證平臺”發佈 對網站安全全面“體檢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fyqe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